我的上課筆記:

第三世界是一個描述國際政治經濟體系的概念;它所指涉的國家和區域,雖然沒有絕對明確的界定,但一般指一些在政治、經濟、社會現代化進程中比較落後的國家和地區。從1950年代以來,對此一概念曾有若干不同的詮釋─除了從意識型態全球戰略觀點加以定義的說法外,也有純就經濟發展程度加以界定的看法。

在簡報中我們知道有加勒比海文學、以色列文學、阿拉伯文學、南非文學、拉丁美洲文學等等。加勒比海文學:加勒比海地區在被殖民的歷史背景以及後殖民當下現況的雙重影響之下,並結合其多元的種族組成,此地區常為認同建構所困。

阿拉伯文學:文學是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中最具特色,也是阿拉伯人自己最引以自豪的領域之一。早期阿拉伯文學題材多為諺語、詩歌、故事,語言簡潔明快、犀利、樸實,體現了阿拉伯人狂放而直爽的性格。帝國強盛的時代,文學作品以散文為主,文字優美,比喻的使用趨於上風。《天方夜譚》(或《一千零一夜》)在數百年時間中被不斷完善。它汲取了印度、希伯來、波斯、埃及、中國和阿拉伯民間文學的精粹,使其成為阿拉伯乃至世界文學中的明珠。

    拉丁美洲文學:拉丁美洲從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成為西班牙的殖民地近四個世紀之久﹐十九世紀殖民地各國紛紛獨立﹐政治社會等各方面的發展﹐較其殖民祖國西班牙及北方的近鄰美利堅有如天壤之別﹐遑論被視為邊緣弱勢的文化文學事業。雖同以西班牙語寫作﹐而且自十九世紀以來﹐拉丁美洲印第安文學與黑人文學(奴隸文學)發展蓬勃﹐但是這個區域的文學創作受到國際的重視僅是近半世紀的事。在小說方面﹐最直接的肯定與刺激則是1967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瓜地馬拉的小說家阿斯圖里亞斯及1982年頒給哥倫比亞的馬奎斯【先前有1945年及1971年頒給智利詩人蜜絲特拉爾及聶魯達﹐之後1990年頒給墨西哥詩人帕斯】。盱衡二十世紀的國際文壇﹐拉美文學佔有舉足輕重之地位﹐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回顧本世紀拉美文學(小說)的發展至大放異采約莫可分為三個時段﹕1940年以前的傳統小說﹐1940-1975的新小說(爆炸時期)﹐1975年後(後爆炸時期)轉型期。

    百年孤寂:發表於1967,小說以一個小鎮馬康多的興衰作為拉丁美洲百年滄桑的縮影。以奇詭的手法反映了殖民,獨裁,鬥爭和流血的歷史,以及遺忘和孤獨的主題。故事講述一個光怪陸離的布恩迪亞家族在一百年間,六代人因權力與情慾的輪迴上演興衰起落,第一代的老邦迪亞在晚年被綁在樹上過日子,易家蘭是邦家的女主人,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著家人,但她又充滿正義感,她的孫子阿克迪亞在馬康多以暴力統治人民時,挺身而出為人民打抱不平。最後一個子孫—倭良諾的兒子在剛出生時被螞蟻吃掉,倭良諾在看完遺稿後,隨著馬康多一起消失了。智利作家聶魯達稱讚《百年孤獨》是「繼賽凡提斯的《堂·吉訶德》之後最偉大的西班牙語作品」。幾乎成為魔幻寫實的代表,它其中對於現實和想像融接的精妙又合理的寫法,更是此書最吸引人的風格。但我想提的那些巨細靡遺的情節,從第一代跋山涉水的冒險性格,以致於最後一個成員讀完自己的命運那一刻,吉普賽人的鬼魂是一條貫穿的線,但對於每一個人的個性都以典型的方式纏繞在這條線上,像一條長長粗粗上頭佈滿花紋的繩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7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