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第二週課堂筆記  小說九把刀 (39542037)

 

 

寫作是以文字做為溝通的一種模式,要如何才能吸引人們閱讀下去?開頭最好能引起讀者的興趣,像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就是以主角的所在地和他神經質的個性為開頭,形成一股懸念,讓讀者好奇文章的後續發展,想了解這位小城畸人為何個性神經質和孤僻?為何不願與人接觸的一切?那雙手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對人性的缺憾與善良的刻畫,以悲傷而不為人知的孤單,陳述著整個故事,直到後段才慢慢解開了謎題、解開了讀者的疑惑,那看似獨立的篇章,卻又環環相扣,相互關聯的表現方式,文字敘述貼近真實人生的手法,格外引人注目、令人讚賞。

 

對於第三人稱全知敘事觀點而言,敘述者以第三者身分解說他人的故事,能知過去未來,敘述人具有隱密性,不在小說中露面,亦非小說人物,不過讀者可以感覺到,有一個「我」隱藏著,像神一樣,知道每件事,選擇性地以個別人物為中心,能夠全面地介入小說人物的行動,任意出入人物的內心,完全掌握故事的來龍去脈。當敘述者無處不在、全知全能,可以進入人物的內心,超越時空地進行敘事,客觀具體呈現生活片斷,文字的表現方式較富變化,得以寫寬寫廣,多線同時進行,便於完成巨構大著。「全知全能」觀點是小說形式中運用最廣泛、最悠久,也最被讀者熟悉的。由於對所描寫的人、事、時、地、物都可以不受限制,人物的外在事件與內心世界,可以來去自如,此種「上帝觀點」對創作者而言,是非常便利的表現手法,但相對於第一人稱觀點小說的高真實性及豐富的感染力而言,第三人稱觀點就顯得與讀者間的共鳴點和親切性較為薄弱。

 

課堂上經由老師介紹完「小說九把刀」後,對於小說、散文等文學創作的結構模式、內容認知,已更為清晰完整,先前有些既似小說,又似散文的文章,頗令人難辨,初次閱讀老師作品<狂犬病與胃痛>後,無法在第一時間明白是屬於小說或散文,老師解說後,才了解此文是以平鋪直述的事實內容呈現,是屬於散文體,跟那些在虛構與寫實之間糾纏的小說是有出入的,藉由文本的直接閱讀,令人更易吸收並進入狀況,著實獲益良多。寫小說感覺上就像是在說故事,認真思索文章架構,當自己的第一人稱顯然無法理性解析時,第三人稱的敘事觀點又該如何撰寫?怎樣的敘述手法才能讓讀者接受,並有興趣繼續閱讀下去?這些問題都需要仔細考量,要根據題材的需求,選擇最適當的敘事觀點,才能夠完整呈現文字魅力、發揮小說美學。

 

閱讀和創作還是有很大的出入,大多數的閱讀只要能夠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文意,用心去感受文字內容,就會產生一定的興趣,而創作的領域要考慮的問題實在太多了,就算讀了幾年的中文系,也不見得能寫出一篇吸引人的文章,整體架構和手法、觀點,還有角色該如何描述呈現?這些問題都頗令人擔憂。現在也只能靠著大量閱讀,充實自身學識涵養,才能創作出真正的好作品,總之,在創作新手的路上,勢必得有更多付出,才能有所進步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7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