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39442037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看了這部影片,讓我想起一句話--文學是苦悶的象徵。西方在詩學的理論中就非常重視悲劇的故事所帶給人們的功能,反觀中國傳統文學的詩人們也是,愈是在人生的路走得愈辛苦的作家,他們所寫出來的作品就愈是發人省思。

  另一個讓我想到的是一部電影-- 「馬利與我」,在這部片子中的男主角應上司的要求寫專欄,他後來寫的作品大受歡迎,因為他寫的是他生活中的事。之所以會想到這部作品,是因為他們的文學作品都未離開生活。

j7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這次的課程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佛朗茲.法農的話『我希望人家承認我不像黑人,而像個白人』這讓我想到台灣人的族群認同的問題。我究竟是什麼人?台灣人?中國人?就像早期被日本人統治過的人,他們是日本人?台灣人?中國人?

 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感覺自己就像孤兒院中出生到各個寄養家庭中的小孩一樣,即使口中喊著對方『爸爸』、『媽馮』,但心中那種空虛也無法填補得起來,而且也不可能坦然得起來。

j7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這次的上課中,讓我想起我最喜歡的一個人--徐志摩。他的故事有在電視上演過。大家最熟悉的是『再別康橋』,因為是最能代表他的個性的一首詩。另一首『落葉小唱』也是我喜歡的詩之一。因為他的詩讓人感覺到一種浪漫的氣氛。

  另一個讓我欣賞的詩人是詹冰。他的詩具有一種童真。讓人可以感受到孩子般天真無邪的氣氛。現代詩在目前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所以尚無一個確定的詩律或固定的寫作方法,因此可以接受各式各樣的風格。

j7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明威的作品給人一種非常多變、多樣的感覺。他有一部份的作品是用大家較常說到的「冰山理論」寫成的,另一部份的作品又給人一種虛無之感,而又有些作品似乎在展現人的一種堅忍的毅力與精神 …。究竟,海明威作品的風格是怎樣的呢?這是我們這次要討論的主題。

   郝維在《海明威的內在境界》一書中,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海明威的短篇小說作品,認為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呈現出非常豐富的精神層次。在這個分析中,作者認為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是在突顯這個世界、世人的弱點,反應世人的苦痛、失望、對希望的幻滅。例如:在他的散文風格與短篇故事的表現技巧上,他刻畫出潛伏在全人類中的毀滅與衝動、不相信自由主義、科學主義能帶給人類真正的自由與補救。他提醒世人應正視恐怖、痛苦、死亡和幻滅,鼓勵世人在這恐怖、痛苦、死亡和幻滅中勇地站起來尋求希望。

j7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的採訪讓我覺得比較意外的部分,就是我原本以為網路那麼發達,應該會有不少人會在網路上閱讀文學作品,結果出來是大家還是比較喜歡實體的書。

  另外,也有不少人有定期閱讀當代文學的習慣,反而是古典文學較少會去接觸。

j7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國傅科曾說,世界的運作全是一種權力的運作。看到這部片子,讓我對他說的話,有了更深的体會。

   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包括:知識、歷史、社會、價值觀…等,如果仔細找出它的來源,會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就是這些都是外來的,而且都是透過人為的操作的。而這部片子中的小孩,很明顯的是受到政治手段的操縱。他們對敵對的一方的看法是如何形成的呢?當然是由於戰爭,但是罪不在那些殺他們的那一個民族,因為那是那個民族中的少數幾個有權力的人所造成的,但是,為了那麼少的幾個人,卻造成兩國的百姓跟著一起受苦。那就是權力運作下的結果。

j7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的文學家鄉遊記的分享,讓我感到最有興趣的部分,就是聽一個學姊在說有關台灣小吃的部分。因為她好像是當地的人,對那個地方也很熟悉,所以她有介紹到那個地方的小吃。看到她拍的照片讓我口水不禁流出來…(不知是她拍得太好還是我剛好肚子餓?)

另外,我也因此看到了不少台灣當地的風土民情, 藉這次加深了我對台灣的認識。

j7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方文學批評中,有關於閱讀的討論。其中一個主題是在說,每一個作者在寫作時,都會有一個理想中的讀者,這個理想讀者能夠百分百了解作者的意思,可惜的是,這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而我們是現實中存在的讀者,這說明我們不可能百分百詮釋作者的意思,但有趣的部分就在這裏,就因為每一個讀者的詮釋都不是「標準答案」,所以讀同一本書會有千萬個想法。不同的人在同一時間來讀同一本書,會有不同的想法,就算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空、或當他經過不同的閱歷後來讀同一本書,也會有不同的想法。

    所以,在課堂上,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讀者的「詮釋創作」,這些詮釋可以讓我們對那本書有個「地圖」可以參考。也許日後在閱讀該部著作時,會發現同樣的想法,或者,當親身閱讀時,會發現不同的看法。

j7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堂課是介紹二次大戰前的文學。那是個動蕩不安的時代,我想,那時的人,大概無法再去想一些除了基本需求以外的東西吧?

「當有一天,你知道知識不重要時,那會是怎樣的世界?」這是當天老師提出的一個問題,也許這是當時人們心中的痛。在那個時代所產生的文學與中國魏晉時代是一樣精彩。也因為處於那樣的時代,才能出現具有那個時期代表性的作品吧?

j7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人說,文學是苦難的象徵,我覺得,藝術品大概也可以這麼說吧? 不知道為什麼,許多留下偉大作品的人,其一生的遭遇似乎都不順遂,例如:李白、杜甫、畢卡索等人。這不知道是否跟亞里斯多德詩論中所說的理論有關?  也許是因為情感愈深,才能蘊釀出愈有深度的作品?

  在這部電影中,也看到貝多芬被塑造成一個專情的人,而也可以看出他的毅力是很驚人的。一般人若處於貝多芬的這種情況下,不會發瘋才怪!但若以現代人的愛情觀來看,大概早就放棄這段感情了。也可以看出外國女人與中國女人真的很不同。

j7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中國文學的批評史中,作家與他的生長背景、生平遭遇,一直都是拿來詮釋作者作品的重要依據。大家相信,作家會寫出什麼樣的作品,其背後一定有他的社會環境的支撐,不可能憑空而來的。因此,了解作家所處的時代與其成長,就成了了解作家作品的一個重要依據。

  而最近上的文批課中,有提到一個問題:「客觀的理解,如何可能?」。有人認為有可能(我覺得那些提出看法的人大都認為自己已經理解了),有人認為不可能。我的看法是,這個問題其實是無解,因為,有誰知道又能確定真正的答案是什麼?就因為是無解,所以每一個時代的人們,才能一再的閱讀前人的作品,並不斷地提出新的見解與心得,而這些心得則是兩個時空的人,透過作品的交流吧。

j7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7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